2)第40章 京营大换血_陛下因何造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形,从来不会出现京营兵那副懒散吊儿郎当的样子。禁卫新军士兵买东西从来都是照价付钱,从不会强买强卖,更不会抢夺百姓财物。

  仅仅数月的时间,他们便赢得了京中百姓交口称赞,直把他们和前宋“冻死不拆屋,饿死不掳掠”的岳家军相比!

  当然禁卫新军有如此军纪,一是因为朱由检对他们的要求,朱由检完全是按照脑海中几百年后那支军队打造;再就是卢象升给军中定下的严格军法,这些军法条例足足有四五十条之多,每条都需要死死背下,触犯任何一条都会受到严格惩罚;当然最重要的是,每个禁卫士兵能吃饱穿暖,腰包里都有丰厚的饷银,而皇帝亲军的身份又给了他们极高的荣誉感,再加上本身大都是淳朴的农民,能有如此表现也是理所当然。

  朱由检曾经趁着禁卫新军休假的时候数次微服出宫,亲自观察禁卫军的纪律,有一次甚至带着负责整顿京营的李邦华一起。

  看到的结果让朱由检眉开眼笑,也让李邦华非常沮丧,和禁卫军相比,京营兵表现的实在是一塌糊涂。

  在李邦华的整顿下,京营其实已经好了很多,按照兵册除掉了大量空额,清除掉那些冒饷者,共整顿出兵员七万两千余人。原来兵册上总人数十二万多,将近一半被吃了空饷。光是剔除掉吃空饷冒饷者,便为朝廷每年节省下数十万石的钱粮。

  然而这七万余人,大半都是老弱人士,好些人白发苍苍已经四五十岁,还有好些人瘦弱的风一吹就能吹倒,真正能用的青壮顶多有三万人。

  昔年号称二十万京营,现在只有三万可用之兵,其中大部分都是兵油子,这便是京营现在的状况。

  虽然心里早就知道,当再一次看到这种情形时,朱由检还是忍不住怒火万丈。每年耗费百万钱粮的京营,已经没有了一战之力!

  然而这种情况又能怪谁?怪那些贪污军饷吃空额的勋贵?还是那些奴役京营士兵占用京营马匹的朝廷高官?

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京营积弊如此原因也实在太多。好在禁卫新军已经成营,让朱由检有了底气。他当即下令,罢免原先所有京营将领,游击以上的统统罢官!不管这些人是公侯,还是出自公侯嫡系子弟!

  若是以往,朝廷大举对京营动手,而且动作这么大,非得闹出乱子不可,兵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。这也是上一世,哪怕知道京营烂到家了,朱由检也不对京营大动干戈的主要原因,非不愿,实在是后果太严重。当时的他只能以腾骧四卫为基础组建勇卫营,不敢让勋贵领勇卫营,而是由御马监管辖。

  而现在,西苑有一万禁卫军镇着,其中一半禁卫军已经装备上最先进的火铳火炮,朱由检再无任何畏惧。

  而京营大动干戈之时,也没人有胆子跳出来叫嚣。兵变,更是想都不敢想。许显存的锦衣卫阴险狡诈,西苑的禁卫军精锐犀利,天子脚下,没人敢冒着杀头灭门的危险。

  原本吃兵饷喝兵血的军官被罢免一空,罪恶深重的被发配到辽东军中,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刚刚被录取的武进士。

  又哪来的武进士?刚刚录取的!

  崇祯元年二月,三年一度的会试已经结束,共录取了三百名进士。而在万众瞩目的进士会试之时,武举会试也在低调进行,录取的武进士人数更多,达到了五百有余。

  朱由检便把这些武进士统统放到了京营,取代原来的军官,来了个彻底的大换血,让李邦华以这些武进士为骨干,重新编练京营。

  当然勋贵们也需要安抚,朱由检把柳绍宗、李国帧等二十多个勋贵子弟都放在了京营,皆担任中高级军官,当然直接任总兵副将那不可能,除非以后他们立下大功。李国帧这些人经过了严格的操练,带兵能力不说,最起码有了军人的样子。

  至于他们的父辈,原来在京营任职的勋贵们,如襄城伯李守锜等,皆打发到了五军都督府任闲职。

  京营的阻力皆已经除掉,朱由检只希望用上一年多时间,京营能恢复一定的战斗力,至少要有据城而守的能力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